信息年代不能离开计算机,翻开各高校的招生简章,大家几乎都能从中找到计算机有关专业,它也成为开设的学校最多的专业之一。这个听起来既熟知又陌生的专业,到底包括什么内容?哪种考生合适学习这一专业呢?
学计算机≠学习电脑
现在,全国大约500所高校开设计算机专业,既有综合型重点高校,也有普通院校,还有一些高职院校。
“学计算机就是学习电脑吗?目前每人都会用电脑了,还用学吗?”有些父母和考生不禁会有如此的疑问。其实不然,高校专业介绍中,对计算机专业是如此描述的:“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入门知识,同意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练习,具备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林闯说,会计算机已经成为年轻人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就像会开车,会说外语一样。但,这个基本技能主如果需要青年会用计算机,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要学习的目的不止是会用。他们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算法、基本设计等。具体而言,普通人所说的会计算机指的只不过应用,也就是拿现成的软件进行一些应用和开发,而计算机专业的人要研究怎么样更好地设计、制造计算机,更好地开发计算机的新功能,这与普通的计算机用户有本质不同。
因为计算机范围的专业常识更新飞快,因此,这一专业的学生即便毕业后也要坚持不懈地随时学习、积累,不然比较容易被淘汰。
学编程要多练手
计算机这门学科是在通讯和电子等学科基础上逐步创建起来的。因此,该专业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基础理论、入门知识,其次还要不断动手实践。
学好计算机,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吴平觉得,只学课本是不可能学好计算机专业的。以学习程序设计为例,假如要做一个程序,写一个算法,学生要亲自动手去做,只在心里想想根本设计不出来。这就像游泳一样,光懂理论而不下水训练是不可能学好游泳的。假如学生学完了本科,还不会编程,不会设计,不会调试硬件,那就意味着没学好专业常识。
各校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各校的计算机专业基本都打造了有关硬件和软件的实验室,程序设计等不少专业课程有近一半时间要在实验室里完成。像北京理工大学每年有几十位出色的本科生进入教授科研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并拓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科技革新活动。一些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还和一些海外大公司合作,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演讲,把他们在系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与有关领会告诉学生。
各校培养特点不同
计算机专业是达成国民经济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专业,信息技术迅猛进步所带来的人才需要量也不断增加。该专业毕业生挑选工作的空间、空间相对较大,大多在国内外各类it企业、科研院所、机关单位等部门就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究、设计、研发和销售等工作。
各校的计算机专业由于学校背景不同,培养特点也有所不同。如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在互联网方向的研究上有较强优势,全国教育科研网中心就设在清华。而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着力培养有深厚通信背景的计算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侧重于数据通信、计算机互联网及软硬件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招办主任周旭峰觉得,目前一些中学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的有关课程,考生从目前开始就应该对这类常识进行知道,看看自己是不是对这一专业有兴趣。不同层次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差别非常大,一些重点院校分数线比较高,如北航、北邮该专业近年在京录取平均分都超越了600分。考生是不是考试报名计算机专业,要依据我们的学习成绩、兴趣喜好等综合考虑。